到英國的理由

2015好書搶購-到英國的理由

到英國的理由網友評鑑5顆星

點擊圖片 即可前往購買

博客來旅遊-歐洲分類狂銷好書

  • 定價:480
  • 優惠價:9432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84

  • 到英國的理由

    暢銷書籍[到英國的理由]在網路書店購買方便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在倫敦居住長達十一年的美國人保羅?索魯,準備用一種不同的方式探索英國。

      英國是世界上被書寫得最多的國家,但保羅.索魯說,他所知道的英國都是從書上看來的,他必須承認英國是「異國」。

      因為習以為常的慣性,因為理所當然的懶惰,英國?就是那個想像中的樣子嘛,就是聽別人說、從書上看來的樣子。

      一個佈滿交通工具與步徑的古老國度,似乎英國境內的每個地方都有人跡,到底有什麼好玩的?

      保羅?索魯說,正因為我們知道的英國都是聽別人講的,其實我們對英國一無所知,所以,他決定選擇了一條嶄新路線:環繞海岸線一周。「每個英國人吹的牛都不一樣,而每一哩都有其特色」,有什麼比環遊海岸更能看清楚一個島?

      海水會侵蝕陸地,人們會填海造地,在海浪推拉之間,保羅.索魯走的是海岸線,但他看的方向是內陸:看起來平靜的英國城鎮正是隨著時間,實則毫無止盡的改變著──這正是這趟旅行的趣味所在。

      他的旅遊路徑是這樣的:英格蘭肯定是像一隻豬;鼻子在西南方的威爾斯,伸出去的腳是康瓦爾,而臀部是東安格里亞,整個英國就像是一個女巫騎著一隻豬,而這輪廓--臀部、鼻子和女帽,以及蘇格蘭西部那張愁容,就是此次旅遊的路線。

      當時,正值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戰役,保羅.索魯預備「親自」遊覽英國,好好探查英國人的想法:這場環繞海岸線之旅,不是體力極限大挑戰,而是在慢步之中,與每個人說說話,仔細觀察一切,一探大英帝國的真正面貌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保羅.索魯

      出生於美國。大學畢業後,投身旅行工作,先到義大利、非洲,於馬拉威的叢林學校擔任和平團教師,並在烏干達的大學擔任講師。1968年,應聘前往新加坡大學,任教於英文系。這段時間,將短篇故事及為報章雜誌撰寫的文章結集成冊,並著手數篇小說,包括(方與印地安人)、(嬉戲的女孩)、(叢林戀人)等,這些小說收錄於<大裂谷的邊緣>(The Edge of the Great Rift, 1996)。1970年代早期,索魯與家人移居英格蘭,隨後遷往倫敦,在英國居住了十多年。這段時期,寫了幾部評價甚高的小說及多篇廣受歡迎的旅遊文章,<漫遊世界>(Travelling the World, 1992)一書即由這些旅遊文章精選編纂而成。他目前在美國定居,仍前往各處旅行。馬可孛羅曾經出版<赫丘力士之柱>、<老巴塔哥尼亞快車>、<維迪亞爵士的影子>中文版。

    譯者簡介

    胡洲賢

     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,曾赴美國加州蒙特利半島Language Studies Division of The 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進修翻譯。除用本名翻譯外,也用筆名齊萱寫作,平日住在山明水秀的台東,嗜書成性,賣文維生,熱愛悠閒自在的生活,作品累計兩百餘本。

      著作有:《一樣的月光》(麥田出版)、《言歡記》(聯經出版)。譯作有:《老巴塔哥尼亞快車》、《金色船隊》、《撒哈拉》(以上均由馬可孛羅文化出版)、《造雨人》、《麥克.喬丹自傳》、《蝴蝶君》、《流浪者之歌》、《誰搬走了我的乳酪:青少年及兒童版》等書。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旅遊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